水稻类诱捕器是一种水稻害虫专用诱捕器,配合不同性诱剂用于水稻上各类害虫的诱捕防治。筒体上部设有40个透气孔,更有利于诱芯信息素的挥发;筒体内安装有多网孔锥形壳体,壳体上下分别为2个进虫口,壳体下部设置有横向的诱芯杆,以安装诱芯;筒体和锥形壳体之间形成的空间为诱捕害虫的接收空间,防止害虫逃逸。
水稻类诱捕器规格尺寸图:
品名 | 新型水稻诱捕器 |
技术参数 | |
诱捕器参数 | 1、新型诱捕器由8个部件组成,分别是筒体、多网孔锥形壳体、诱芯杆、支架固定器2个、卡扣2个和支撑杆1根。 2、诱捕器总高度300mm,外直径176mm,内直径165mm,集虫桶容积≥4500mL;筒体顶部设有悬挂孔,悬挂孔直径5mm;筒身顶部有40个小透气孔,利于诱芯挥发;筒体外周侧安装2个支架固定器及卡扣,卡扣孔直径为11+1mm,用于桶体和支撑杆结合固定,能够一键锁紧。 3、多网孔锥形壳体上窄下宽,害虫能进不能出,防止活虫逃逸。锥体总高度200mm,设上下2个进虫口,下进虫口内径140mm,上进虫口内径20mm;诱芯杆为聚丙烯材料,杆长120mm,横向安置于多网孔锥体下部。 4、支撑架为包胶钢管,高度1500mm,直径11mm,穿过固定器卡扣孔固定,并可上下调节诱捕器悬挂高度。 |
桶体 | 个/箱 |
适用范围 | 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等水稻害虫 |
简要说明 | 水稻诱捕器是一种水稻害虫专用诱捕器,配合不同性诱剂用于水稻上各类害虫的诱捕防治。筒体上部设有40个透气孔,更有利于诱芯信息素的挥发;筒体内安装有多网孔锥形壳体,壳体上下分别为2个进虫口,壳体下部设置有横向的诱芯杆,以安装诱芯;筒体和锥形壳体之间形成的空间为诱捕害虫的接收空间,防止害虫逃逸。 |
水稻诱捕器产品使用说明
一、组成部件:
①筒体 ②多网孔锥形壳体 ③诱芯杆 ④支架固定器 ⑤卡扣 ⑥包胶支撑杆
1、水稻诱捕器由8个部件组成,依次为筒体(图1)、多网孔锥形壳体(图2)、诱芯杆(图3)、固定器2个(图4)、卡扣2个(图5)和支撑杆1根(图6)。
2、本诱捕器采用环保材料聚丙烯塑料,可永续回收利用,整体结构为圆柱桶形,集虫桶总高度300mm,桶体外直径176mm,桶体内直径165mm,内桶高度283mm,桶体总容积≥4500mL(图1)。
3、筒体内安装有多网孔锥形壳体,锥体上窄下宽,害虫能进不能出,防止活虫逃逸。锥体总高度200mm,设上下2个进虫口,下进虫口内径140mm,上进虫口内径20mm(图2)。
4、锥形壳体下部留有悬挂孔,用于横向安置诱芯杆(图3)悬挂诱芯,诱芯杆长度120mm,可拆卸,可安置毛细管、橡皮头等诱芯,更换诱芯方便。
5、筒体顶部置有悬挂孔,用于诱捕器悬挂使用,悬挂孔直径5mm(图1);筒身顶部有40个小透气孔,利于诱芯挥发。
6、桶体下部有三个支撑脚,与锥形壳体上的凹槽对位配合;筒体外周侧安装2个支架固定器和卡扣,卡扣孔直径为11+1mm,用于桶体和支撑杆结合固定,能够一键锁紧(图4,图5)。
7、支撑杆采用环保材料包胶钢杆,直径11mm,长度1500mm,穿过卡扣与桶体连接,调节诱捕器悬挂高度(图6,图7)。
二、安装步骤
1、将诱芯杆两端插入多网孔锥形壳体内预留的悬挂孔处固定。
2、将诱捕器筒体三个支撑脚对位嵌入多网孔锥形壳体底部的豁口处,旋转连接组成一体。
3、将2个支架固定器和卡扣相组合,固定在筒身相应位置,支撑杆穿过固定架卡扣卡紧,可上下调节高度。
4、将诱芯安置在诱芯杆中间部位。
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该诱捕器的主要诱捕对象为水稻害虫,请结合诱芯使用。
2、将整套诱捕器插入水稻田,一般为稻田的外围或田埂位置,通过改变支撑杆插入稻田的深度和调整诱捕器在支撑杆上固定的高度,保持诱捕器底端与作物叶尖齐平。
3、用于虫情监测时,每1-2亩放置1套;用于害虫防治时,每亩放置2-3套,以“外围密、中间疏”为原则进行悬挂,根据诱芯持效期定时更换诱芯。
4、实时查看诱捕情况,集虫桶中虫体较多时及时清理,以确保防治效果。
下一个:棉铃虫诱捕器